本文首發於 **mirror(mirror.xyz/wenser2010.eth)及 #公眾號:溫伯恩先生,作者為 **@wenser**,轉載請聯繫授權(wechat:WinnerForget001,備註:mirror
),且對侵權抄襲者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本文又名:《WenSer:淺談 web3 取代 web2 的必然》。#
大家好,我是 WenSer,也是溫伯恩先生(Mr_Winburn),不過現在更喜歡別人叫我溫 Sir,這是一個梗,等我之後再說。今天我要和大家聊的話題就 3 個:
1. 很多人趨之若鶩的 web3 是什麼?
2.web3 相比於 web2 的優勢在哪?
3. 普通人如何更好進入 web3 世界?
友情提醒:篇幅很長,希望不要跳讀太多,以免你需要來回滑動。
一、web3:下一代互聯網的新征程#
師出有名,聊 web3,我們就從它的定義開始聊。容我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到底”,什麼是 web3?
先說結論:簡單地說,web3 就是下一代互聯網(world wide web 3)。
說到這個,我們就有必要對 web1 和 web2 時代進行總結回望:
a.web1.0 時代
以 “互聯網之父” 蒂姆・伯納斯・李設計製作第一個網頁瀏覽器 world wide web 為標誌,以內容(content)為中心,以 PGC(專業生成內容)和 OGC(職業生成內容)為主要載體,主要表現形式為:可讀。範例為國內早期 BBS 論壇、網易、新浪等門戶網站。這一階段,多數人的角色是 Consumer(消費者).
b.web2.0 時代
該概念最早出現於 1999 年,正式得到普遍認可是在 2004 年首屆 web2.0 大會(由蒂姆・奧萊利旗下公司 O'Reilly Media 聯合主辦),以 “人(human)” 為中心,以 UGC(用戶生成內容)為主要載體,主要表現形式為:可讀 + 可寫。範例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及海外鏡像應用)。這一階段,Consumer(消費者)變為 Prosumer(生產消費者).
c.web3.0 時代
以 2008 年 11 月化名為中本聰的人在 “網絡龐克電郵圈” 發表《比特幣白皮書》為標誌,以 “創意(creation)” 為中心(或者說想法、meme、影響力等等,都可以歸入其中),以加密貨幣和數字產權為主要內容,主要表現形式為:可讀 + 可寫 + 可有。範例包括 Mirror、Metamask 等。這一階段,主要角色為 Owner(含 prosumer),即所有權擁有者及生產消費者,人們的角色屬性不僅僅是單一的生產和消費,還能夠在數據、身份以及資產的所有權上獲得主動權。
由此,根據入口(使用設備)、平台(主要實體)、互聯網發展階段,我們可以將不同的時代加以簡略劃分:
- web1 時代:
瀏覽器時代,門戶網站時代,PC 互聯網時代。 - web2 時代:
智能手機時代,社交媒體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 - web3 時代:
MR 設備時代,元宇宙空間時代,全真互聯網時代。
說了這麼多,可能大家有點暈,但是,我再簡單總結一下,我們多數人需要關注的其實就是下面這些東西:
1. 入口 —— 軟件硬件(數字錢包、MR 設備);
2. 價值 —— 加密貨幣(尤其是與現實法幣勾連的幣種);
3. 場景 —— 生活、社交、辦公、遊戲、組織(線上及線下);
4. 生產 —— 勞動、創作、消費都囊括其中,被觀賞也屬於一種生產模式;
5. 共識 —— 或者說是契約、信任,都可以,但這一點是 web3 得以實現的基礎。
一句話總結,web3,是下一代互聯網,是個人價值數據網絡,是去中間人經濟模式,是加密世界數字載體,個體力量崛起,社區力量重塑,線上數字世界與線下物理社會可以雙重映射,如此而已。
在全世界的 web3 浪潮如火如荼的現在,無論你是否接觸過 web3 的公司、產品、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fi(去中心化金融)、gamefi(邊玩邊賺的區塊鏈遊戲)、socialfi(社交金融)、NFT(非同質化代幣)等等,其實你已經或多或少地受到其影響了,無論是信息資訊,還是貨幣流通,亦或者是各類社交媒體、NFT 交易平台、數字藏品發售平台、寫作發布工具等等,都是潛移默化之中 web3 滲透進入現實世界的跡象和明證。甚至,包括世界範圍內的政治局勢 —— 如俄烏大戰帶動的加密貨幣市場波動。
設想一下,未來某一天,web3 世界的你我的生活可能是這樣的:
- 早上 7 點,身邊的智能家居將你叫醒,AR 隱形眼鏡自動戴好,各類物聯網機器人為你規劃好交通、預報天氣、準備工作,耳蜗內置的防水耳機播放著音樂,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 上午 10 點,進入自己的工作室,登錄自己的數字錢包以及 MR 設備,光影流轉,你已經進入了元宇宙世界,這裡的人千奇百怪,有猴子、有熊、有兔子、有幽靈,那是他們的元宇宙 NFT 數字皮膚,不同的人進入不同的數字大廈,開始自己的創業工作。
- 中午 12 點,在結束和身處火星基地的同事的愉快交流後,你退出元宇宙伺服器,對廚房裡早已經準備好的午餐大快朵頤,家政機器人每月會自動從你的數字錢包扣取對應額度的消費,當然,身為這個吃飯 DAO 的 NFT 持有者之一,你享有 7 折優惠。
- 下午 3 點,今天的全息真機演示效果很不錯,你心滿意足地徜徉在自己製作的遊戲世界中,一遍玩遊戲,一遍搶先獲得了遊戲代幣,當然,這不會保留到公測,但也足夠讓你多巴胺加速分泌。
- 晚上 8 點,你準時開啟自己的夜跑,已經擁有一系列金鞋、綠鞋、灰鞋的 “健將級身份”,讓你只需要運動 15 分鐘就能賺到自己一天薪酬的錢,但熱愛運動的你每次都要堅持跑 10km 才罷休。
- 晚上 10 點,剛剛和朋友們線上嗨歌半小時的你,一遍看著自己錢包 puff 數額的增加,一遍打開一本書,開始自己的 read to earn 之旅,在閱讀中豐盈自己的內心,也向更多人傳播知識的恩澤。
- 晚上 11 點,你安然進入夢鄉,夢裡有各種奇怪瑰麗的事情,甚至你回到了 21 世紀之初,那時候的人們沒有 MR 設備、沒有進入元宇宙,但他們已經知道有些事情必然會發生,就像 20 世紀末的互聯網浪潮、泡沫、新生的輪迴一樣。
好的,暢想到此結束,我們回到現實,繼續聊我們的第二個問題 ——
二、web3 相比於 web2 的優勢在哪?#
要聊這個,我們可能需要先看下最近幾個月國內 web2 世界的現狀 ——
1.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2021 年 7 月 - 2022 年 3 月中旬,騰訊、阿里、字節、美團、拼多多、快手、百度、京東、網易、微博、bilibili、螞蟻集團 12 家企業總離職人數 21.68 萬(儘管,報導稱總招聘人數 29.59 萬)。
2. 以京東集團為例,據媒體報導京喜、京東國際、京東零售、京東物流、京東科技等多個版塊、多個事業部都設置了裁員比例,多數在 10%-30% 左右,其中京喜廣東戰區裁員比例高達 100%,而京東官方的回應則是:正常優化,更有裁員後的 “畢業須知”,將裁員美化為 “畢業”。
3. 互聯網大廠尚且如此,互聯網行業更是行業寒冬:曾經的 “微信電商第一股” 有贊被曝裁員 50% 左右,退還工牌散落一地;在線教育公司、短視頻平台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蘑菇街、e 簽寶、微店、塗鴉智能、婚禮紀、微醫、雲集、貝貝等也 “不甘人後”。
而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裁員浪潮背後,隱藏的卻是一個殘酷的真相:web2 世界已經卷無可卷了。
是的,你沒有看錯,web2 世界早已經進入了 “內卷時代”,這一點,在 5 年前甚至更早,有人第一次喊出 “互聯網進入存量時代” 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儘管這些年互聯網的滲透率持續提高,短視頻、直播電商、在線教育也讓不少公司、平台趁勢而起,但在網民數量已經突破 9 億人的現在,新平台、新產品、新公司的崛起都意味著有舊的組織的倒下。尤其是最近 3 年的疫情的到來,更是讓 “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無論是宏觀力量的影響,還是自身競爭優勢的喪失,都讓 web2 世界的公司頗有些舉步維艱的意味。
而再深挖一步,其實這反映的是 web2 世界基礎法則與 web3 世界底層邏輯的區別。
- web2 平台的商業路徑是:
- 1)BP 製作:從一個商業想法,具象化為一份商業計劃書;
- 2)融資:無論是自籌,還是接觸投資機構,尋求種子輪、天使輪資金注入;
- 3)產品:社區,媒介,內容,應用,平台,渠道等等,都可以視作產品;
- 4)用戶:(也稱為流量)前期營銷推廣買量,補貼大戰,搶佔用戶心智,快速擴張,增加 DAU/MAU 等數據;
- 5)再次融資:知名基金、VC 等資本加持,行業天花板抬高,用戶市場教育,人才招聘等;
- 6)上市:通過一系列商業運作,完成 IPO(首次公開募資),成長為某一賽道的巨頭企業。
- 7)商業模式:廣告,web2 的公司的命脈就是這個,無論是阿里、騰訊、字節,亦或者是百度、快手、京東,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以廣告為流量入口,也將更多的用戶視為 “數據”、“流量”、“消費額”,由此支撐起數億、數十億乃至數百上千億的估值和體量。而且很多環節是一環扣一環,不能跨越,只能按部就班。
web2 時代,簡單粗暴地總結其商業模式,可以稱其為廣告驅動模式
,所有的 web2 公司或者平台都需要盡可能地獲得 3 種東西:
- 1)新用戶:DAU/MAU 的維持都依賴於新用戶的進入和留存;
- 2)用戶停留時長:用戶停留時長越久,則廣告二次變現的價值越大;
- 3)消費者轉化率:用戶轉化為消費者的比率越高,則平台回報越高。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web2 時代的最小商業閉環:產品 - 流量 - 變現,製作產品 - 尋找流量 - 匹配變現,基於真實需求,製作價值產品,尋求流量水池,銷售消費達成。
這樣的經濟範式和商業模式,自然也就造就了一家獨大、寡頭壟斷、平台為王、用戶打工的局面。
用戶在平台上的使用行為產生的數據以及對應的價值,被平台以 “提供各類服務” 为由進行某種程度上的 “竊取” 了,甚至,回到最初的起點,用戶對平台賬號也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用戶享受到的是平台 “施舍” 的便利,失去的,卻是真正的 “價值利益”,甚至包括自己的 “社交關係”。
相比於 web2,web3 的商業模式可能有了不小的改觀,而這樣的改觀成立的前提,則在於 2 點:1. 個人價值量化;2. 數據自主擁有。
由於區塊鏈技術的分佈式賬本屬性、去中心化屬性、可溯源屬性、價值拆分屬性等等,這讓 “還權於用戶” 成為可能 —— 而 web3 世界的最小商業閉環,自然也就成了:共識 / 社區 - 變現。
產品、流量被共識,或者說社區所取代,或者說融合進入了社區的基因之中,或者成為社區的一部分,而一個社區內部,就足以形成一個商業生態,進行商業價值交換,並進而實現變現 - 貨幣流通 - 發展生態的閉環。
- 不同於 web2 的 “資本先行”,web3 項目(或者說 crypto native 項目)的商業路徑是:
- 1)謀求共識:先有一個具備強大感染力和足夠想象空間的敘事或者共識基礎;
- 2)搭建社區:基於共識搭建創始團隊、種子成員、社區擴張,共建共創共享;
- 3)發布產品:無論是線上虛擬產品,還是線下實體產品,都是社區的產物;
- 4)構建生態:基於產品,web3 的項目會努力構建屬於自己的生態,無論是外聯合作,亦或者社區內部的工會 / 組織的完善,以及持續創造更多的增量。
某種程度上,from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來自人們,依靠人們,為了人們)是 web3 想要並且能夠做到的。
除此以外,web3 還有一種商業模式非常值得注意:內置版稅
。
以 NFT 為例,當你(無論是組織還是個人)創作了一套 NFT 作品之後,你可以設置一定比例的版稅(royalty),一般為2.5%~10%
左右,之後每一次的交易,這筆版稅收費是會從賣方的收益中自動扣除的,如果二級市場中這個 NFT 系列的流通性非常好,那麼僅僅版稅這筆收入就價值不菲。以 NFT 領域知名 “藍籌項目” doodles 為例,目前銷售額為 10w+ETH,按照 5% 的版稅費率來算,其團隊可獲得5000ETH
之多,折合人民幣1500萬
,當然,這只是行業頭部數據,但足以證明這一商業模式是成立的。
而且,希望大家能夠注意一件事:web3 包括的,不僅僅是所謂的加密貨幣以及現在處於注意力浪潮之巅的 NFT,它還包括眾多領域如:DAO、gamefi、socialfi、defi、Metaverse 等等多個領域。
在這裡,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商業案例 ——閱覽室眾籌集資項目。
2021 年 12 月份,輕芒雜誌團隊正式發布公告,輕芒停止運營,隨後,其團隊立刻宣布了新產品的規劃 —— 閱覽室,並主動發起創始會員的 “招募計劃”,800元/人
,可以多張購買,共計1250張
,預計籌款100萬元人民幣左右
,該信息第一時間發布在公眾號平台以及即刻 APP 上,隨後,在不到半天時間,籌款金額突破 100 萬。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 web3 產品,因為沒有數字錢包鏈接、沒有區塊鏈技術改造、沒有經過類似 juicebox 的工具眾籌,但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它又確實是一款 “社區集資(即刻及公眾號可以被視為社區)、共識先行(付費以獲取優質閱讀內容)、先斬後奏(先募資,後開發產品)” 的產物。
這是一個趨勢,也是個大勢:我們正在加速邁入一個 “共識為王” 的時代,以往我們提到共識,更多的是以一個集體、組織、乃至經濟體、政治體的視角來闡述,而在區塊鏈技術賦予數字數據以金融屬性之後,共識的載體不再局限於法幣之上,而是可以借由數據拓展延伸至世界上的任意物體之中,而共識的主體也細化到個體個人之上,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未來一定是屬於超級個體的時代,因為個體價值能夠被量化,且能夠如同以往的公司制一樣嵌套進入組織體系之中,卻又能夠盡可能地避免公司制的僵化、遲滯等劣勢缺點。
那麼,共識來自於哪裡呢?#
或許,我們可以先了解一個概念,叫做 “想象中的共同體”—— 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 ***《想象的共同體:對民族主義之起源和傳播的思考》***,儘管安德森更想強調的是 “這一共同體” 只能是一個 “政治性的共同體”,但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和文化變化的過程中,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概念早已不局限於他所定義的概念和範疇。簡單來說,只要我們能夠通過各類媒介予以聯結;處於有限的空間範圍之內;彼此相對平等(哪怕只是身份上的,而非階層和財富方面的);而且對廣義上的共同體想象其本身具有一種基於想象的至高無上的權力,那麼,“想象中的共同體” 就出現了,這樣,所謂的共識,才會有堅實的基礎。
-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總結共識的來源:
- 1. 敘事:人類因語言和文字而進化,而敘事則是語言文字的組合物,人們因為敘事而聚集一堂,因願景而彼此守望;
- 2. 核心:不論是創始團隊,還是早期成員,無論規模大小,價值幾何,都有賴於核心組織成員的風格、願景和價值觀;
- 3. 情緒:市場也好,大盤也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自然也就有情緒,情緒就是不確定性的最直觀體現。
現在 web3 的產品應用也好,基礎生態架構以及眾多區塊鏈底層技術也罷,其出現、發展以及繁榮的結果都得益於共識的建立、加固以及持續加強。共識,在 web3 世界中,就是那把 “達摩克里斯之劍”,一旦崩塌,則將成為 “阿喀琉斯之踵”—— 也就是一個產品、一個組織、一個生態的致命缺點。
因此,就像李笑來曾經說的那句話:“傻 x 的共識,也是共識”,如果你能夠聚集更多注意力、營造更廣範圍的共識,並由此生發出不同的產品或者生態,那麼,你就能夠找到通往未來的那條財富之路。當然,如果可能的話,盡量不要當那個 “傻 x”。
- 最後,再簡單總結一下,在我眼中,web3 取代 web2 的必然之處:
- 1,個人價值 VS 巨頭壟斷
- 2,社區先行 VS 資本先行
- 3,組織擴張 VS 瓶頸有限
- 4,版稅內置 VS 廣告變現
- 5,線上線下 VS 線上割裂
3. 普通人如何更好進入 web3 世界?#
web2 世界中,你只需要 “一號走天下”,無論這個 “號” 是微信、QQ、還是郵箱賬號、icloud 賬號等等,你都能 “看似便捷” 地享受所有服務,這並不是說你沒有任何成本,而是因為你的數據、你的使用行為、你的時間和注意力資源以及消費能力轉化,都已經替你 “付費” 過了。所以,才有了那句 “免費的才是最貴的”。因為,web2 產品的邏輯是:你的數據都是平台的資產,你對賬號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
相較於此,web3 世界的門檻和成本要高了不少,除了基礎的數字錢包以外,每一次的產品使用過程中的 gas 費摩擦都是被損耗的邊際成本,而且這些都是必須花費、無法省略的。但因此,你的數據、你的資產,全部都由你自己決定,當然,如果你將你的資產托管到中心化平台,那就另算了。
- 所以,如果你想進入 web3,至少應該準備的事情有:
- 1. 一個數字錢包,如 metamask 小狐狸錢包;
- 2. 一個交流社區,如 alpha 社區、DAO 組織等;
- 3. 一個主攻領域,如 defi、gamefi、NFT 等;
- 4. 一個不斷學習的大腦,如系統學習加密經濟等;
- 5. 一份不少於 1ETH(約 2w 人民幣)的本金(個人建議)。
那再界定一下 “普通人” 的身份,分別是:a. 本金不多;b. 時間充裕但無法轉化為有效生產力;c. 缺少資源及認知(環境影響或個人行動力欠缺)。
- 而 web3 的現狀則是:
- ***1. 缺人:*** 缺有志於此的人,由於一系列主客觀原因,以 web3 為職業規劃和人生路徑的人相對較少;
- ***2. 缺標準:*** 行業處於野蠻生長期,不論是基礎生態,還是底層協議,都處於空白期,需要後續建設;
- ***3. 缺產品:*** 無論是有形產品,比如應用;還是無形產品,比如社區,web3 的容量極大但產品較少,尤其是 killer application(殺手級應用);舉例,得到最廣法使用的數字錢包 metamask 的月活用戶【僅】為 3000 萬左右;
- ***4. 缺場景:*** 儘管肉眼可見的範圍內 web2 的囊括疆域在萎縮或者受到影響,但目前 web3 的應用場景還是局限於金融、社交等有限場景,而無法進一步擴張;
- ***5. 缺新錢:*** 是的,儘管這是一個造富甚猛的行業,但相比於整個地球的經濟總量來說,2 萬億左右的市場體量,仍然需要更多新錢的湧入才能加強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勾連,以此推動人類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數字化、加密化改造。
所以,某種程度上,在 web2 內卷到 “996 已經是過去時,007 才是工作常態” 的現在,對於【部分】普通人來說,投身尚未到達紅海階段的 web3,或許是一個更好選擇。
而如果你真的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做好風險控制之後,放心大膽地去嘗試、去提高認知、去賺取財富就好。
下面,具體展開說說 web3 的 10 個賺錢方向,僅供參考,不是投資建議,更不是人生建議,純粹分享:
1,一级投资
無論是選擇加入一家 web3 的公司或者組織或者機構,陪伴它一起成長 *(當然,也可能是一起被掃進歷史的塵埃之中)*,還是從投資的角度對其進行一级買入,這個是門檻相對高但收益也相對更高的一條路徑。
2,二級買賣
低買高賣,就是賺取的不二法門,正如那句話所說 “買在無人問津時,賣在人聲鼎沸處”,雖然很難,或者是少數,也很考驗認知和實操,但卻是快速致富的最佳路徑。當然,同樣友情提醒一句:要做到不下牌桌,做好止盈止損點位管理,不要加自己無法承擔後果的槓桿。
3,資本創業
這個路徑可能是部分 web2 人員,或者多數人更加常見的一個 “劇本”,也就是所謂的 “2VC 式創業”,但做出來的產品和事業,面向的卻是公眾或者說所謂的 “crypto native” 加密原生人群。
4,打造產品
無論是打造一個數據工具類的產品,還是社交類的產品,又或者是遊戲類的產品,PLG(產品驅動增長)模式一直且將來會越發重要,web2 的產品經理如果能夠快速轉換思路,度過轉型陣痛期,會發現原來 web3 還是 “PM” 的天下。(可參考《https://mp.weixin.qq.com/s/dmHXfD4yvHuBZyImz3g7Gw》)
5,創建社區
小到一個興趣社區,中到一個項目社區,大到一個商業社區,無論規模大小、性質如何、領域廣狹,能夠找到一些同道中人,在提升自己的認知的同時,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這也是每個人都能夠並且應該嘗試去做到的事情。
6,中介掮客
雖然說 web3 世界在呼喚 “去中間人經濟”,但只要人類的交流只能依賴於語言和文字而非通過意識交流,那麼中介掮客的角色或許將會是常態需求 —— 無論是介紹買賣雙方,還是介紹產業鏈條中不同角色之間的合作等等,都是非常強烈的剛需。
7,KOL 轉型
web3 的世界,成為 KOL 的機會已經並且將更加廣泛地賦予每個人,安迪・沃霍爾曾經說的 “每個人都擁有的成名 15 分鐘” 將會更加頻繁地上演,甚至時間更長,因為 web3 呼喚豐富多樣的生態,而不同的生態則造就不同的圈層,不同類型的 KOL,或大或小,或多或少,都將會找到屬於自己、自己也屬於的那一個甚至多個圈層。記住:注意力永遠都是稀缺資源,寧多勿缺。
8,工具牟利
製造各種各樣的工具,也是 web3 的賺錢方法之一,不同於產品的複雜和高投入成本、系統化推進,這裡提到的工具更像是一些 “微創新產品”,你只需要在某一個環節比別人多做一點東西或者多想一步或者優化更多一點,就能夠賺到更多。舉個簡單的例子,能夠聚集展示多個平台和站點的 linktree(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實則很賺錢的 “工具”。
9,線上線下
儘管數字世界發展得如火如荼,但人們對於線下社交或者物理世界的生活場景的需求將會一直存在,只不過將來可能會平移到數字世界之中,而現在,這就是 web3 可以改變的一個方向,無論是 web3 相關人員的社交活動組織,還是 NFT 社區的線下活動,以及基於 Online 和 Offline 所產生的多種可能性,web3 將會讓人們開啟更多可能,例如 —— 線下商業改造,就像我了解到的一個 “五道口元宇宙酒吧”。
在從 web2 轉向 web3 的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這段奇妙旅程的享受者。
最後,再寫一下我關於賺錢的 5 點感悟:
- 1. 賺錢很簡單,低買高賣就行;賺錢很困難,如何找到低、如何賣出高、何時買賣,都是複雜系統的複雜問題;
- 2.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道”,有的人適合做社群,能賺錢;有的人就適合單打獨鬥,機動作戰,關鍵是通過不同的經歷,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那條 “DAO”;
- 3. 信息是第一生產力,掌握信息的質量和數量、時間和所處空間,決定了一個人如何利用信息創造價值,並且能夠創造多大範圍、多大量級的價值和影響;
- 4. 賺錢的邏輯,和投資、創業、擇業等等的邏輯是有共通之處的,你需要面臨抉擇和決策,需要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但同時也會激發一個人的潛力,去找到問題的破局點,並且借助自己的創新能力去改變現狀,得到更好的答案。
- 5. 執行力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只要不做錯事,哪怕是每天只做一點點有效的嘗試,日積月累之下,也將鑄就人生高光,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和水平,不怕不懂,就怕你不懂還不學習、學了還不去實踐、實踐了還不知道復盤。
最後的最後#
很多人將孫正義的 “時光機器投資法則” 奉為圭臬,但卻對現實世界中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機會視而不見。
你可以閉上眼睛,試想一下,假如你熟知過去,現在給你一個機會回到 2002 年,你會做什麼?你能確保自己抓住每一次時代機會嗎?確定自己能夠陪伴真正的互聯網巨頭們一步步成長到之前的巔峰時期嗎?能夠成為踩中每一波時代紅利和趨勢風口上的弄潮兒嗎?
而現在,你睜開眼睛,抬頭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中,隱藏著的是安靜蛰伏著,等待著綻放光芒的未來。
2022 年的 web3 世界,閃耀著熠熠光輝,就像是 2002 年乃至更早時間的互聯網世界一樣,世俗對它充滿偏見和誤解,但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們擁有光明且美好的未來,前提是,不要自己把自己嚇跑、打垮。
和我一起在 web3 世界修仙衝浪吧!
PS:總有人會問相似的問題 ——web3 什麼時候才會到來呢?我什麼時候才能賺到錢呢?NFT 什麼時候開始 mint 呢?項目什麼時候起飛呢?crypto 領域什麼時候才是最好的入場時機呢?
說實話,這些問題,我也沒有答案,所以,我也經常思考這些問題。
所以,其實,這個就是我的 ID 的含義:WenSer——When,Ser? (什麼時候,先生?)
- 個人 ENS 域名:wenser2010.eth
- 個人 #公眾號:溫伯恩先生
- 即刻主頁:https://jike.city/winburn.zip
- 個人推特:https://twitter.com/wenser2010
- 個人 mirror 訂閱鏈接:https://app.submirror.xyz/p/0x70511BFE07d9E9599A93d5a7B9F6e1C30fbeC695